长城润滑油:护航天问 闪亮世界
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入太空。在飞行2000多秒后,探测器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我国正式迈出了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作为中国航天全面战略合作伙伴,长城润滑油在此次任务中提供了火箭发动机及其他关键元器件的润滑保障,为中国航天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首次“探火”任务全力护航。
火星探测,难度首先来自于距离。月球离地球38万公里,但火星距离地球最近约5600万公里,是地月距离的150倍。如此遥远的距离,再加上“天问一号”重达5吨的绕落巡三件套配重,对火箭发动机的推力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只有推力足够强劲才能将探测器送入足以摆脱地球引力的轨道,而仅在此方面,国际上就曾经有11次的失败案例,难度之大可见一斑。
担纲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全长近57米,起飞重量约870吨,起飞推力超过1000吨,是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据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航天润滑油首席技术官赵恒介绍:“长征五号火箭在技术方面也进行了很大的革新。与润滑油最为相关的是长征五号发动机所使用的燃料变了,变成更加环保的液氧、液氢和煤油等燃料”。
为了充分适应“胖五”的新型燃料,确保运行过程中发动机里面关键运动部件得到充分良好的润滑,长城科研人员与火箭相关分系统研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验证性试验。结果显示,长城润滑油研发的火箭发动机润滑油拥有非常良好的热化学稳定性、优异的粘温性质、抗氧化性和抗化学介质特性,在液体燃料极端的环境下依旧能够发挥稳定的润滑作用,确保了“胖五”润滑油脂配套和装配的顺利。
作为世界上少数几家掌握航天润滑科技的企业,目前,长城润滑油自主研发了7大类50多种航天润滑产品,全面满足了中国航天的润滑需求。2018年,长城润滑油护航“嫦娥四号”,见证了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登陆的历史时刻。2020年,长城润滑油陪伴“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再度启航,继续以高精尖的润滑科技,助力中国航天完成此次跨越亿万公里的史诗级挑战。
神秘的月球背面,亿万公里的火星探测,太空技术似乎离我们十分遥远,但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从喷发定型的“摩丝”,到夏日必备的“太阳镜”,背后都是航天科技的缩影。据美国NASA统计,在航天上每投入 1美元,将换来 7 至 12 美元的回报,因此航天科技又被称为“技术金矿”。在航天科技民用化上,长城润滑油也始终走在行业前列,践行“航天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
比如,在车用润滑油领域,长城润滑油将火箭发动机润滑技术成功应用于汽车发动机上,长城航天润滑油的“超高粘温性能润滑技术”,可以使车辆在-40℃低温和50℃高温环境中正常启动,并发挥稳定的润滑性能。目前,长城车用润滑油产品已进入通用、丰田、福特等车企的全球采购目录,通过奔驰、宝马、大众等全球车企的技术认证,成为全世界汽车产业链中举足轻重的润滑油供应商。
据了解,长城润滑油研制航天油掌握的合成润滑油技术,已大范围的应用于高铁、冶金、纺织印染、精密仪器、氧气制备等行业。解决了许多行业高低温、重负荷、高真空以及特殊润滑介质等条件下的润滑难题。
在外界看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腾飞速度就像是一道惊世之谜,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到“神舟”系列飞船,从“嫦娥”探月工程到“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短短几十年间,中国航天完成了重型火箭、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测等一系列重大突破,长城润滑油在这条道路上也六十年如一日陪伴航天事业稳步前行。
时间回溯,一根粗木头加一个白铁皮箭头就成了火箭模型;猫的胡须也能当红外地平仪探测器的装配工具……中国航天起步之艰难,在世界航天史上都绝无仅有。作为这一段历史的见证者,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的诞生,同样是兴于危难,始于微末。
1962年,国际形势变化,中国航天、核工业在风雨中飘摇。“氟油”的断供,原材料工厂面临停工危机。当时,科学院原子能所把“氟油”列为了三大最紧迫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国家下达任务成立621厂(长城润滑油前身),要求“必须把氟油搞出来”。老一辈长城人在一穷二白的艰苦条件下,冒着实验中腐蚀、爆炸等危险,研发出第一代“氟油”产品——全氟碳油,化解了中国航天工业、核工业发展的燃眉之急。
进入21世纪,中国航天步入发展快车道,对“氟油”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从最初的“全氟碳油”、“氟氯碳油”,到更高级别的“全氟聚醚油”、“直链全氟聚醚油”,长城润滑油的航天润滑技术伴随中国航天的发展不断迭代升级。据长城润滑油空间润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辛虎介绍,目前长城润滑油航天润滑技术储备,至少能够很好的满足中国航天未来十年的发展需求,并且已经具备生产应用于未来空间站长周期不更换、无挥发、无毒等特性的润滑产品,未来将全面满足中国建设国际空间站的润滑需求。
从“东方红一号”到“天问一号”,中国航天向世界宣告:我们的征途,是更遥远的星辰大海。陪伴中国航天近七十年,长城润滑油的坐标是中国,目标也是更广阔的世界。秉持着航天科技和航天品质,长城润滑油是中国首家践行国际化发展的策略的中国润滑油企业。早在2003年,长城润滑油就开启了国际业务的布局,目前,长城润滑油在东南亚、中东、南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代表处,产品和服务已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取名于屈原长诗《天问》,其中“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求知渴望,正对应着两千多年后的中国“走出”地球,探索遥远行星世界的坚定信念。从地球到火星,从航天到民用,从落后到赶超,中国航天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止,长城润滑油“坐标中国,目标世界”的决心也不会动摇。传承中国航天勇于攻坚,开拓创新的航天精神,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将始终如一以匠心打造航天润滑产品,以“航天科技”夯实企业根基,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祖国的腾飞贡献自己的润滑力量。(韩宇)
科学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在多个重要场合论述了科学教育的意义、内涵和方法,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习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当前,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哪些主体问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对我国近6000名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状况做调研后发现,以下现象亟须重视:以课堂和校内知识学习为主,看得多做得少;课外体验与实践少,
习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十项工作任务首位,
截至今年3月,广西柳州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突破200万辆。记者近日来到柳州,探寻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奥秘。
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本科教育的质量关乎整个高等教育的品质。院士给本科生上课受热捧,一种原因是基于人们对本科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是基于一些高校、一些教授把给本科生上课当成“小儿科”的现实。
针对这一难点,蒋开喜带领团队,开发高效萃取体系,研制新型萃取箱,攻克了萃取设备难题,取代了国外昂贵的离心萃取机。”蒋开喜和记者说,未来,团队还将围绕新能源关键金属提取、碳中和冶金流程、智能装备开展科技攻关,为我国矿冶行业提供最适合的方案。
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相互促进、协同共进。作为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的样态和质态,新质生产力是“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的生产力,与绿色发展相互促进、协同共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我们必将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潜能,为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更多“绿色能量”。
在线视频识别书帖及称重、机械手自动码垛、无人搬运车来回穿梭……走进中煤(北京)印务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场景映入眼帘。北京市印刷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副站长王岩介绍:“绿色印刷是指从原材料、印刷过程,乃至成品,都要符合国家环保标准。
算力是高耗能产业,推动算力设施低碳化、绿色化已成共识。要提高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利用占比,减少化石能源依赖,推动算力绿色发展,充分的利用绿电实现能源自由。
观众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上体验人工智能多模态脑机接口平台。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说:“脑机接口综合了医学、计算机、电子、机械、材料等多个学科的先进理论与前沿技术。
春暖花开万物苏,漫天飞舞的柳絮却实在惹人恼,而且,别看小小柳絮不起眼,却藏着极大的火灾隐患。
在许多场合,这位“中国水电能源理论的开拓者”称自己“一生伴水而行”。闲暇时,他喜爱练习书法,最常写的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5日报道,苹果公司刚刚结束了准备长达几十年的电动汽车生产计划。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迅猛势头引发的经济和政治浪潮可能会更加猛烈。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学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支持科学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
1978年,全球首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测站在四川卧龙建立,大熊猫人工圈养繁育研究工作也同时开展。
本轮太阳活动周的峰值预计在2024年至2025年到来,目前正处于峰值附近,太阳活动较为频发,属于正常自然现象。
“路灯”上的探头正“瞪大眼睛”扫描,孢子捕捉仪、昆虫雷达……智能配套设备在不停运转。
备受瞩目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于2020年建成,是目前我国顶级规模、参数最高的先进托卡马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