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疗行业专题研究:民营口腔医疗行业蓄势待发
中游耗材及设备毛利率高,下游市场以公立医疗为主。我们将口腔医疗行业按供应关系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 上游厂商为下游耗材、设备制造商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等,各公司依据其产品所属细致划分领域不同,毛利率从50%- 90%不等,差异较大。上游产业中,国内上市公司较少,且大部分企业不属于医药领域,本次不做重点研究。 中游厂商为口腔医疗耗材、设备制造商,为下游医疗服务行业生产口腔疾病诊疗中常用的耗材及设备。耗材中包 括种植体、矫正器、义齿、口腔生物膜等,设备则包括口腔扫描仪、CBCT设备等。耗材厂商毛利率在65%-75%的 区间浮动,设备制造商则在55%-60%的区间浮动。下游市场为口腔医疗服务机构,目前我国该市场仍以公立医疗为主,民营连锁机构定位补充公立医疗,受政策利好, 近年来发展的新趋势迅猛。
口腔医疗市场规模迅速增加,民营发展速度快于公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我国口腔医疗市场由 2016年的850.5亿元增长至2021年1450亿元,CAGR达11.3%,其中公立机构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340亿 增长至2021年的405亿元,CAGR达3.6%;民营机构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515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 1045亿元,CAGR达15.2%,随着近年支持社会办医等利好民营医疗服务发展政策持续释放,结合口腔医 疗依赖医技而非设备,前期投入小的行业特点,民营口腔医疗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公立医疗。
牙科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预计牙科服务需求持续提升。2022年我国65岁以上 人口占比达14.9%,老龄化趋势加快,有望带来基础治疗如牙髓病、牙周炎、种植和义齿等服务需求,预计口腔医 疗服务市场需求逐步扩大。 我国中老年人牙周健康情况恶化,有望为牙科服务需求量开始上涨增加动力。中、老年组牙周健康率在2005年-2015年的 十年内分别下降6pp、5pp,2015年,牙周健康率仅为9%。中老年组深牙周袋检出率提高了1.2pp、3.3pp,检出 颗数提高了17%、65%。随着牙周袋加深,更加有助于菌斑堆积和滞留,使炎症更严重,使牙周袋更深,形成恶性 循环。深牙周袋症状者在炎症发作时疼痛难忍,并且有牙齿脱落的风险。
口腔医师资源缺口大,对标发达国家存在缺口。国内尚无公开的牙科诊所数量,以口腔医师执业证书表征牙医数目, 则我国2021年十万人均拥有牙医数仅为22位,对标发达国家和地区仍存在差距。
部分项目技术壁垒高,存在学习曲线。隐形正畸技术对医生要求比较高,医生应该要依据自身经验,对患者牙齿移动的 步骤、距离进行预判,再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治疗方案。据调研,一名没有接触过正畸治疗的医生,有必要进行3-6个 月的培训及观摩才可以初步掌握隐形正畸技术,培养隐形正畸医生具有时间成本。
近年口腔医生数量增速快且可持续,弥补医生缺口推动行业发展。据统计,我国2021年十万人均拥有牙医数为22位,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一定差距,口腔医生供给存在缺口。目前,教育部注册的开设口腔专业的院校(系)有213所, 2020年口腔医学专科学校增加13所。2021年,教育部同意增设高职专业点287个,未来我国口腔医生供给有望保持 较快增长,医生供给增长带动口腔行业发展。
我国民众的口腔健康意识不足,口腔常见病呈现患病率较高而治疗率较低的特点。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紧密关联, 口腔中的感染和炎症因子可导致或加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危害全身健康,影响生命质量。龋病和牙周 病会破坏牙齿硬组织和牙齿周围支持组织,不仅影响咀嚼、言语等功能,还会造成社交困难和心理障碍。
正畸、种植和修复是市场顶级规模的口腔细致划分领域, 是口腔科的利润中心。根据医趋势、Med+研究院 和美团医疗的报告,2020年我国正畸、种植牙和修 复的市场规模分别为276亿元、240亿元和234亿元, 是市场顶级规模、增长最快的三个口腔细分领域。
隐形矫治是根据医生治疗方案,基于口腔三维模型,通过数字化设计和3d打印等数字化制造技术制造出分步牙齿模 型,再经高分子材料压膜和后续加工得到的一套隐形矫治器。
传统矫治器的痛点困扰患者已久。常用的传统矫治器有唇侧金属托槽矫治器、舌侧矫治器、陶瓷托槽矫治器等,大 都由带环、矫治弓丝及附件(托槽等)三部分所组成。其弊端主要为不美观,舒适度差,不便于清洁从而容易诱发龋 齿、牙周炎等疾病,治疗前无法可视化治疗效果。
隐形正畸对成年人的吸引力更大。隐形矫治器具有美观、便捷和卫生等优点,更重要的是隐形正畸具有可预见性, 在治疗前能清楚看到模拟的治疗后效果。我们对比隐形正畸与传统正畸在客单价、治疗时间、维护复诊上的差异。在 客单价上,传统正畸一般终端价格为0.5~6万元不等,略高于传统正畸牙套和陶瓷牙套,一般低于舌侧矫治器。在治 疗时间上,隐形正畸治疗周期约为1~2年,情况复杂的存在2年以上情况,而传统正畸治疗总时间一般为1~ 2年,一 般相同病情会少于隐形正畸。维护复诊上,隐形正畸具有绝对的优势,就医体验更好:1)隐形美观,2)佩戴舒适, 牙套厚度一般在0.3mm~0.8mm,远小于托槽2mm的高度,3)节约时机,隐形正畸的复诊周期一般是8~12周 (传统复诊在3~6周不等),每次复诊所需要的时间只需要15分钟(传统正畸约为45~60分钟)。因此能看出在佩戴 维护方面隐形正畸是最大化减少治疗对生活影响的正畸矫治方案,对社交活动频繁的成年人有较大需求匹配度。
2021年口腔扫描仪国内市场规模超7亿元。2019年起,受益于技术水平提升、口扫接受度提升等因素,国产口扫销 量迅速增加,带动国内市场销量迅速增加。2021年市场规模约7.2亿元。
国产替代进行时,2021年国产市占率约40%。2019年以前,以3shape、锐科、西诺德等进口品牌占据主要市场。 国产口扫随技术完善,加之平民化的价位、高效的售后服务和临床支持、符合国人习惯的功能模块等优劣,2019 年后迅速增加,2021年底国产市占率(销售台数口径)约为40%。国产厂家市场集中度相对分散,频泰科技、先临 三维、广东朗呈等为第一梯队。
进口品牌仍主导高端市场,国产口扫仍有性能差距。国产口扫在产品精度、软硬件匹配以及稳定性上相比进口品牌 仍有一定差距,在高端市场(知名口腔专科医院、高端民营口腔医疗机构等)的竞争力不如进口品牌。随着国产口 扫的加强完善,口扫渗透率和国产市占率将持续提升。
口腔种植需求持续扩大,为规范行业发展政策逐步收紧。口腔种植需求旺盛,但是收费高和收费不规范的问题影响 了口腔种植领域的健康有序发展,民众对于整顿行业秩序、降低收费价格的呼声由来已久。随人民对口腔种植需 求逐步扩大,2019年11月浙江省提出对种植牙等项目服务价格管理,而后江苏、四川、安徽等省份陆续对种植项目 价格给予关注。2022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种植牙等高值耗材分别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集采;同年8月, 发布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治理的征求意见稿;2022年9月,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 格专项治理的通知》及其政策解读,确立了“技耗分离”的计价方式,推进牙冠价格透明化以及种植体集中采购, 调整公立机构种植服务价格,引导民营机构种植项目价格符合竞争规律和群众预期的水平;2022年12月,四川省医保 局发布口腔种植体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2023年1月11日,种植体集采开标,平均降幅约55%,符合预期。
口腔门诊量及占比一直增长,验证需求扩大逻辑。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数据,2007年以来我国口腔门诊 量一直增长,门诊量在总人数中的占比也有所提升,我国口腔医疗需求持续扩大,验证前文所述逻辑。 近年口腔医生数量迅速增加,从供给端补充产能,推动口腔医疗服务市场持续扩容。
政府鼓励社会办医,民营口腔机构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 背景下迎来发展机遇。17年来,国家为减轻公立医疗资源 不足的问题,不断推出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倡导医疗服 务以非营利性机构为主体,盈利性机构为补充。21年8月 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提出社会办医人员在支撑 申报等方面不受办医主体限制,鼓励了人才向社会办医机 构的输送,逐步推动民营机构发展。民营口腔机构也在 鼓励社会办医的大趋势下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根据瑞尔集团招股书 数据,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433亿元增 长至2021年的1045亿元,CAGR达15.8%,随着口腔医 疗服务需求扩大及国家对民营医疗服务的政策利好,预计 民营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牙科服务主体竞争格局分散,缺少具备强大实力的口腔专科医院。根据医涯DSO发布全国(不蕴含港澳台地区)口腔 医疗机构真正在数质和全国规划调研报告数据,中国2021年工商存续状态的口腔医疗机构数量为9.2万家,其中存在 着大量缺乏资质,诊疗水平低下的个体诊所。现在连锁口腔诊所在2000-3000家,我国口腔诊所连锁率仅2.5%- 3.8%,处于较低水平。
口腔医疗服务半径小和对医生资源的依赖是我国市场分散的根本原因。最早的牙医是匠人技师,补牙、拔牙、清洗 等基础服务没有较大技术壁垒。从成本端看,牙科门诊启动资金需求少(据调研得知约200万元),医疗器械等可以 通过租赁公司租用;从消费端看,齿科行业高度依赖医生技术、声望,叠加其需多次就诊的行业特性,患者多会就 近选择熟悉的医生就行治疗。
通策医疗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以口腔专科连锁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公司于2006年收购杭州口腔医院 集团,2007年起在浙江省内建立多家口腔医院,以浙江省为中心逐步向外扩张,2018年与杭州口腔医院集团共同发 起“蒲公英计划”进一步拓展省内市场占有率,截至2019年公司已在全国各地开设32家口腔医院。与此同时,公司在 辅助生殖、眼科等领域均有布局,逐步向综合性平台迈进。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